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致敬最美逆行者!我校领导慰问武汉战疫一线医务工作者和建设者校友

作者:

华师一校友会 马岚

来源:

华师一附中

访问量:

2020-07-17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医务工作者、建设者、警务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使命,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第一线,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在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挺身而出、奋勇向前,扛起救死扶伤、抗击疫情的神圣使命,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留下了“逆行者”的最美身影。

 

为向“最美逆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华师一附中校友会和基金会的组织和策划下,我校领导们前往武汉各大医院,代表全体师生慰问了11位曾奋战一线,为抗击疫情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和建设者校友代表,向他们胸怀天下、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付出表达最诚挚的谢意!

 

每位校友都在国家危难之际,响应国家号召,临危受命,纷纷主动申请投入到战疫的最前线,在就任岗位上不畏不惧,兢兢业业,是时代伟大的英雄,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是华师一闪耀的荣光!

 

 

 

胡海泉

19872班校友-

 

湖北省人民医院设备科科长。

 

胡海泉校友全面负责湖北省人民医院分本院和东院疫情期间医疗耗材的供应工作。

 

 

虽然工作任务极度繁忙,但他带领省人民医院设备处的同事们践行初心、履职尽责,冲锋在前勇担当;主动谋划、狠抓落实,奋力抗疫善作为;深入一线、匠石运金,做专业的医工人;牢记使命,规范战疫,做好物资“守库人”。

 

 

 

胡海泉校友领导的团队为“最美逆行者”筑起坚实的生命守护线,为患者提供最优的诊疗设备,受到医院领导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肯定,为战胜武汉疫情立下设备保障战功。

 

 

杨国红副校长到湖北省人民医院慰问我校1987届胡海泉校友

 

 

 

鲍 敏

19893班校友-

 

武汉市第三医院呼吸科主任。

 

作为武汉市专家组成员和武昌区专家组成员,她不仅参加市区各级会诊和排查工作,也担任病区主任承担一线救治任务。

 

 

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被征用为定点医院后,鲍敏勇挑重担,先后负责组建了三个隔离病区,其中两个是重症病区,成功救治多名高龄危重患者。工作中不惧风险,勇于付出。

 

 

 

鲍敏校友荣获20202月市委组织部“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通报表扬”的174名医务工作者之一。38日入选武汉市妇女联合会推出的“武汉抗疫巾帼英雄榜”。

 

 

谢贞祥副校长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慰问我校1989届鲍敏校友

 

 

 

宋成文

19886班校友-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主任。

 

宋成文校友带领团队,在武汉疫区关心关爱孕产妇,迎接、守护新生命,被誉为武汉疫区新生命“守护者”。

123日至今,收治32名孕产妇,31名顺利产子并平安出院,1名重症新冠肺炎确诊产妇,经抢救已转为轻症,且新生儿无感染,创造了奇迹。

 

 

接生的“战疫宝宝”被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央七台等21家新闻媒体报道,引起强烈反响。

 

 

杨文科副校长到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慰问我校1988届宋成文校友

 

 

 

毛 文

19914班校友-

 

武汉市第三医院骨外科主任。

 

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作为第二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科室主任不畏风险勇敢的冲到压力最大的发热门诊进行第一线的诊疗工作。

 

 

虽然和新冠肺炎的专业不对口,作为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信念,“守土有责”的责任感让他坚守发热门诊50余天。疫情期间还和同事们一起在抖音上做新冠肺炎的宣教短片积极为防治工作奉献力量。

 

陶涛副校长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慰问我校1991届毛文校友

 

 

 

许卫江

19861班校友-

 

武汉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

2020年初以来,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最前沿。从202011日被紧急抽调到金银潭医院紧急会诊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开始,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这场“武汉战疫”。

13日起担任武汉市中心医院不明原因肺炎专家组成员,会诊筛查确诊治疗了大量发热患者;120日作为武汉市中心医院医疗组组长,紧急接管武汉市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汉口医院;125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被政府征用为第二批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再次返回后湖院区终坚守在ICU病房,救治了大量重症及危重症患者。

疫情期间,许卫江校友作为武汉市江汉区新冠肺炎专家,会诊排查了江汉区大量隔离点患者。无论是1月份最困难的初期还是2月份的疫情高峰,许卫江始终坚信在华师一同学们的爱心捐助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武汉抗击疫情一定会胜利,武汉的春天一定会回来!

 

江兴隆副校长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慰问我校1986届许卫江校友

 

 

 

徐 卉

19924/5班校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2007年留学德国,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及开展博士后工作。

2020122日,主动报名请战作为第一批队员支援一线,124日(农历大年三十除夕)接受医院部署,当天即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发热门诊开展工作, 至今不曾回家。在岗期间,每天连续工作8小时,在门诊患者众多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每天的接诊工作。

 

 

 

作为支援队里的主任医师,时刻叮嘱战友们认真做好防护,积极引导年轻医生们缓解焦虑情绪。作为一线医生,在为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的同时,给予他们心理安慰;她还接入同济医院在线问诊,利用休息时间为不能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在线诊疗。

她说:“大疫当前,在同胞们受苦,家乡受难的时候,作为一名在临床上工作了21年的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责无旁贷地应该带头主动砥砺前行,无条件接受统一部署,上一线战斗。国家防控措施和支援力度达到空前规模,众志成城。同济医院在这次疫情抗击战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同济培养的医生,一定不负同济精神,永远真真切切地为患者服务。大医精诚,仁心仁术,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

 

 

徐惠副校长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慰问我校1992届徐卉校友

 

 

 

姚 莘

1989届初中校友-

 

中南建筑设计院第二设计院总建筑师,雷神山医院项目设计副总负责人。

 

姚莘校友全程参与了雷神山医院的设计工作。他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建设,除夕夜第一时间到达工地,带领设计师摸黑踏勘现场,接着连夜紧急技术碰头会,分析探讨设计方案。大年初一,设计团队仅耗时16个小时便给出了完整设计方案。

 

 

姚莘校友还是中南建筑设计院医疗健康事业部副主任,他与他的团队平时就从事着医院项目设计工作。但这次不一样,雷神山医院作为一座收治危重病人的传染病治疗医院,不同于普通医院,雷神山医院对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垃圾处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保证医护人员工作环境的绝对安全,也要保证周边环境不受污染,这就要他们在设计时要首先考虑更多细节。

从除夕夜接到设计任务开始,他们一直奋战在设计前线,辛苦和压力与日倍增。他们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也是常有的,不是在单位讨论设计图纸,确保高质量设计,就是在工地上实地查勘,配合现场施工,精准对接。期间,他身边有同事累倒了、生病了,但他们团队一直坚守在一线。

 

 

220日,雷神山医院32个院区全部开放,他们项目设计团队20人荣获雷神山医院荣誉员工称号。除雷神山医院项目外,疫情至今,他们的设计团队还完成了

2020 /

07-17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