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陈选娟(1993届校友)

作者:

马 岚

来源:

华师一校友会

访问量:

2016-01-14

陈选娟(1993届校友)

 

女,1993年毕业于华中师大一附中,班主任:邹桂琴老师。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现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及外事工作。主要从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资产定价的理论与教学研究。

 

   

 校友事迹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大浪淘沙初心犹在

——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副院长陈选娟教授

 

       大浪淘沙,历经沉浮,洗去了多数人的铅华,留下的总是那些坚毅、执着、勇敢的人。有人淹没在海浪的沉浮里,为了生计抛弃了自己的理想,也有人执着于挚爱的领域,向着一个个更高的目标攀登。

       依旧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不断探索,她做到了——大浪淘沙,洗不去那颗进行学术研究的初心。十年前,她只身前往美国求学,高校成长,高校历练;十年后,她回国和家人在申城扎根,依旧在高校,从事的依旧是高校的教书与科研工作。勤奋、执着、自信、乐观,她就是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上海千人”入选者陈选娟教授。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陈选娟谈及自己最自豪的事情,她不假思索地说:“其实,我中学阶段的经历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她说,“我初中和高中六年都在华中师大一附中度过的,看到最近公布的全国中学排名里,我的母校排在第二,很了不起!”得知母校如今的发展势头,她的自豪和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初中六年的成长为我后来的求学经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里的竞争环境使我培养了一种勤奋向上的精神。”高中毕业,陈选娟被保送中南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大学时代我放松了很多,并没有好好学习,倒是花了很多精力在社会活动上,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从担任校学术部部长到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相当活跃。”临近大学毕业,陈选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决定读研继续深造。1997年,陈选娟考取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学位,并于2000年硕士毕业。

硕士毕业的时候,“我只是抱着‘出去看看’的念头选择了出国留学”,陈选娟说,“刚来到美国罗德岛大学读博士的时候,我很茫然,幸运的是遇到了我的‘人生导师’虞彤老师,他让我明白做学问是怎么回事,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在罗德岛大学的四年里,一年365天,除了圣诞节、元旦前夕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去老师家里吃饭娱乐一下,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我从来都没有那么刻苦地学习过”,陈选娟笑着说。就这样,保持了四年的忙碌状态,2005年她顺利毕业并获得金融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陈选娟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是北卡大学威尔明顿分校金融系的助理教授。 她一边适应从学生到教师在各个方面的过渡,一边精心备课,努力成为一名好老师,更重要的是,她依然沉浸于学术研究,将几乎所有空闲时间用来修改博士毕业论文和其他的工作论文。毕业两年后,她在《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和《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上发表了两篇论文。2007年初,她如愿以偿拿到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工作机会,成为那里的金融助理教授。

2012年春天,她在堪萨斯州立大学被授予为有终身教职的副教授。

2012年夏天,她全职回国来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任教,全英文讲授《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课程和《资产定价理论》。这一年,她入选“上海千人”计划,她也把家安在了上海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里。20137月被评为正教授。201410月起,陈选娟担任金融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学院的科研和外事工作。

“当初只是抱着开阔视野的心态选择了出国,到了后来才发现,出国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无法想象,如果不出国,现在的我会怎样?读万卷书很重要,但是行万里路也十分重要:在旅途中,我们可以发现、思考很多书中看不到的东西。”陈选娟说,“博士毕业十年了,大浪淘沙,我的很多同学或者认识的人都离开了学术圈子。很庆幸我还留在这个学术领域,而且始终保持一个活跃的学术状态。在困难的时候可以坚持下来,从性格上来看,这是我对自己比较满意的地方。”

                                                                     

 

众里寻它千百度

“如果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世界对我们来说将变得相对简单;世界很大,对于本质,有的时候大家都可以看见,有的时候只有个别几个人可以看见,有的时候也许谁都看不见。”陈选娟对于学术研究,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学术敏锐度。她认为,文章的选题十分重要,要学会从现象出发,寻找有现实意义的科研问题进行研究;其次是逻辑,通过实证研究,用细致、严谨的态度来踏踏实实地处理好数据,这是研究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所在;再次是有批判精神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如果能够带着批判精神来思考问题的话,一种现象便会产生无数个不同的结论,而这种寻找结论的过程是十分有趣的。

陈选娟的研究领域包括实证资产定价、金融机构和公司金融。她的论文涉及共同基金的选股能力和业绩评价,金融机构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问题。目前,她正集中精力研究金融机构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投资行为和发挥的作用。她的论文发表于《会计研究》、《金融市场期刊》、《银行与金融杂志》和《风险和保险》等杂志。她多次获得国际的和全美的科研奖励,包括2009年被《风险管理和保险评论》选为年度“最佳论文奖”,并在2004 2006年两次获得国际保险组织的“优秀论文奖”。同时,她还担任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Financial Review等期刊的审稿人。

陈选娟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入选“2013年度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该团队致力于研究“风险承担和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既注重与国际接轨的理论方法研究,又注重针对中国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研究。目前,她与团队成员们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以期有高质量的成果产出。

谈及刚刚成为金融学院副院长时候的感想,陈选娟说:“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压力特别大,既要做好学院的行政工作,又要同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关键的关键是,学术研究要求有大块的完整的时间,而行政工作中的大小会议等事宜都会将时间分割成碎片。”面对这样的矛盾,陈选娟对自己的状态感到十分担忧,如果做不好行政工作,恐怕会辜负了领导和学院全体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如果没有时间去进行学术研究,也将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来对学术的热情。“这就和我刚入选‘上海千人’时候的感受一样,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我要特别感谢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他们常常为我排忧解难。现在我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状态,能够达到学术研究和行政工作的基本平衡。”

陈选娟教授主持第四届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年会

目前,金融学院科研秉承“顶天立地”的思想,在科研国际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教师在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等国际顶尖金融学期刊上正式署名发文共10篇,另有1篇论文被JFE接受,1篇被RFS接受;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Economic Modelling等国际SSCI期刊上发文69篇。同时,学院教师在国内权威期刊发文、承接国家级课题、服务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咨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教师积极参加如AFAWFAASSA、中国金融学年会等国内外顶尖的金融学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论文;2015年,我院教师还包揽了十二届中国金融学年会论文奖励的全部一、二等奖。912日,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共同举办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与创新”高峰论坛;1118日,承办了由中国保监会主办的国内首届“相互保险发展与监管国际研讨会”。2015年共举办小型学术报告会(seminar55次,分别邀请来自海内外的金融学者专家前来做学术交流。

                                                                      

授业解惑师心传承

       从罗德岛大学博士毕业后,陈选娟始终在她热爱的教书育人的领域勤奋耕耘着。从北卡大学来到堪萨斯州立大学,她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学术研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教学的压力依旧在,这种压力不是来自于教学工作量,而是来自陈选娟对自己越来越高的自我要求。两年后,学校要求陈选娟给本科生讲授《金融案例》的课程,这是本科生的结业课程,也是她从未讲过的课程。课程涉及到公司金融和投资学等各个方面的案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反应不太好,她自己也感觉有点无从下手。经过及时的自我调整和不懈的努力,她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一套案例教学的模式,从课前预习,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进行研究,到各个小组总结,到最后的案例小结,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到了。当第三次讲授这门课程时,她终于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学生评分为4.8分(满分为5)。“这样的教学经历,不仅使我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丰富了我对美国企业以及它们成长历史的认识。”

 

 

来到上海财经大学之后,她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本科生、研究生讲课,活跃、自由讨论、发散性是她课程的特色。“我们的学生应该利用好‘老师’这一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我校的学生与交换生之间确实有点差别,“我校的学生在数学方面很不错,对数字也十分敏锐,交换生在这方面稍显不足;可是,我校的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却不及交换生,他们显得较被动,不太愿意自主地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陈选娟认识到的问题,也是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观的现象。

 

2016 /

01-14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