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生涯规划社赴华中农业大学开展校外研学之旅

作者:

张跃瀚 阮佳诺 孙毓嘉 张智正 秦意

来源:

访问量:

2024-04-09

3月31日上午,生涯规划社在指导老师秦意老师和陈丽老师的带领下成功开展了校外生涯研学之旅,本次生涯研学的目的地:华中农业大学。

本次要开展的生涯社团课外研学,是一种结合了生涯教育和课外实践的创新教育形式。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还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方式强调情境体验和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体验大学的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1

在研学首站,生涯规划社社员们首先参观了华中农业大学自然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昆虫展馆——形态各异的爬虫,璀璨夺目的蝴蝶,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标本展现在社员们的眼前。在导员的讲解下,每一类昆虫的历史,对于农业的价值都清晰了起来,也拓宽了社员们对于农业的认知与理解。接下来参观的是家禽与植物展馆社员们也在这里进一步了解到与我们生活与餐桌密切相关的知识,社员们在这里领悟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扩宽了视野。

2
3
4
5
6
7
8
9

接着社员们到达华中农业大学校史馆。进入校史馆,首先被一个现如今校园缩略平面图所吸引,它很好的展现了华农地处狮子山旁的动人风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接着,看见校训: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接着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逐一参观了校史馆的各个展区。从学校的创办初期,到不断发展壮大,再到如今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学校在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以及科研成果,在参观过程中,还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包括老照片、书籍、成绩单等。这些物品见证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轨迹,也让大家对华中农业大学的深厚底蕴和卓越贡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0
11

走出校史馆之后,社员们乘大巴来到了一间僻静的小会议室,这里扇形摆放了一些椅子,除门外的三面都设有书架,上方零散地放着一些书,从整体上看,这间屋子地处僻静,灯光暖醺,是个讨论学习的好地方。

在这间房间里,华农的学姐给社员们讲述了华农的文化节日和华农的志愿服务。在这文化节日方面,华农有丰富的经验,其每年从三月份开始,每个月都有特定的文化主题和由此开展的各项活动。其中,读书节、艺术节和狮山狂欢节给人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而后,学姐又给大家讲述了华农“徐本禹志愿队”的来缘和成就。徐本禹老师本有读研究生的机会,可他却主动放弃,转而投身贵州山区,做了一名支教老师。因此,华中农业大学成立了徐本禹志愿队,至今已发展出若干志愿分队,学姐本人也曾追随过徐老师的步伐,去贵州支教。她向大家讲述了很多支教经历,其中徐本禹老师带出来贵州学生和他一样选择回贵州支教的故事,华农校友据此创作的戏剧《牵挂》多次演出的故事,为民小学从山洞里搬出并建起新的教学楼的故事,都让人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如学姐所说“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

12
13

最后,学姐送给社员们手绘的明信片和几本有关支教经历的书,并鼓励社员们积极投身志愿活动,为社会、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随后,大家相互道别,移步至下一个地方。

华中农业大学的最后一站是参观数学节活动现场。现场充满着科技感,有许多与数学有关的新奇展品,在门口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圆周率圆盘,诉说着数学的神秘与美丽。

进一步深入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多个展示区域,这些区域介绍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此外,现场还设有利用音响振动使回形针“起舞”的装置、向上滚动的圆锥体和将三角形转化为正方形的动画演示,这些都是数学原理与物理现象相互作用的实际例证。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由编程控制的机器人演奏音乐的展示,它不仅展示了数学在编程和算法中的应用,也体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艺术的融合。除此之外,各类数学益智玩具,例如九连环等,也在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们通过游戏的形式促进参与者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华中农业大学这次数学节活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体验,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同学们多了不少感悟。

14
15
16
17

随着中午在校内食堂里饱餐了一顿,社员们怀着满足,带着收获,坐上了返校的车辆,本次生涯规划社华中农业大学生涯研学圆满结束。

2024 /

04-09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