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做客我校光谷课程

作者:

来源:

访问量:

2024-10-21

你喜欢阿西莫夫吗?喜欢刘慈欣吗?你喜欢阅读科幻小说吗?喜欢科学类书籍阅读吗?你想知道科幻作品与科技发明之间有哪些惊人的巧合与相互促进吗?本期光谷课程,我校邀请了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尹社长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普首席专家。著有《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该死的粒子:理趣阅读司南》和“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等书。作品《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被选为2022年全国语文高考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超越时空的对“画”》被用于多个省市的高、中考试题或模拟试题。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被中国科协和人民日报社授予2017年度“十大科学传播人物”荣誉称号。讲座由科教处主任方钢主持,高二年级部老师们和同学们到场聆听。

讲座开始,尹传红给大家呈现了他在1986年高考时做到的一道生物题。这个题提到一个煤炭工业城市里“黑蛾子、白蛾子”的数量发生变化,刚开始黑蛾子比白蛾子多,后来环境改造后,白蛾子比黑蛾子多,尹社长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同学们一下子被问题吸引住了,有同学说可能是基因突变,也有同学说环境变好了黑蛾子比白蛾子更显眼更容易被消灭,尹社长公布了答案,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尹社长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当时他看完题目后,立刻联想到他考前不久读到的“闲书”《伊甸园的飞龙:人类智力进化推测》就提到了相关内容,于是非常顺利地就写出了该题的答案。在此之前他对科学阅读就很感兴趣,而这件事对他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他觉得科学阅读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带给了他不少人生启迪。

尹社长讲到他在自己少年和青年时期与科学阅读的不期而遇,开发了他对宇宙对世界认知的新视角,也让他励志要成为一名科普工作者,结果一坚持就是几十年,他也一直热爱科学创造,他撰写了超过200万字的科普作品,其中2022年他撰写的《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连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对称与物理》、利布雷希特的《冰的形态变化:雪晶中的物理学》三篇文章节选,作为全国高考乙卷中的阅读材料,出现在高考语文考题中,他创作的这篇作品发表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6年第一期。它讲述的是:千百年来,人们不只是欣赏雪这个“冬之精灵”的飘逸、纯洁与美丽,也有人注意到它的奇特形状。为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先人们在放飞想象力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进行了探索。譬如写到:一片雪花落在衣服上,引发了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开普勒的思考:为什么雪花会呈现出六角形的几何形状?事物的表象背后往往隐藏着自然之理,所以我们要多观察,多思考,也要多阅读,多研究,多创造。尹传红强调, 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亲近科学、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科学阅读,人们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并获得心智的快乐和享受。他鼓励人们进行大量的、广泛的阅读,不要只局限于课本,还应当多阅读各式各样的“闲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体验。尹社长说道:科学方面的阅读,既有知识的增长,也有智慧的增进,更有思想境界的提升,当然也会有一种心灵的放松,一种理解事物和思想的乐趣。

接着尹传红社长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来阐述科学阅读的重要性。例如,他提到自己在一个书展上看到一本很贵的书,因为书中有一句话打动了他而决定购买。这句话是歌德说的:“当我读到莎士比亚的第一页时,我的一生就都属于他了!”这句话让尹传红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和力量,他说他因为这句话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莎士比亚的书,此外还有阿西莫夫的书,正是因为莎士比亚和阿西莫夫这些伟大戏剧家、作家的书,让他“惊艳”到了。也让他打开了科幻创造的大门,自己孜孜不倦的创作出近200万字的科幻、科普类作品。

讲座结束前,尹传红社长和华中师范大学生科院王欣老师给我校同学们赠送了大量科普著作和科普时报,尹社长提出了自己对青少年的建议:对于青少年来说,要树立远大的目标,通过科学阅读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他也鼓励青少年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过程中,要学会思考、提问和质疑,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024 /

10-21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