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祝贺我校生物教师王鑫荣获“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称号

作者:

来源:

生物教研组

访问量:

2024-11-01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在云南昆明举行,我校生物教师王鑫的课例《问题驱动式实验教学——“DNA 的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成功入围现场展示,并荣获“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称号。同时,主要参与人员兼指导老师冯静老师和汪红兵老师一并获得“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称号。此前,王鑫老师的该课例已经获得武汉市及湖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一等奖。

本节实验课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聚焦于解决PCR过程中复性温度的设置依据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假说演绎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王鑫老师借助科研软件SnapGene,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 “引物”与“PCR条件”之间的关系。此外,王鑫老师结合自己研究生所学内容将教材中的实验材料进行了优化,使得实验成本极大降低。

王鑫老师参加云南昆明的全国线下展示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新教材资深编审、本次说课现下展示活动的主评委吴成军老师在点评时表示,王鑫老师的立意很独特,从复性温度设置依据的角度入手,同时借助科研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引物和PCR条件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最后结果分析时设置的两个问题非常精妙,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

吴成军老师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点评

我校生物老师与部分评委老师合影

获奖感言: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首先,我要特别感谢生物教研组长汪红兵老师和武昌区教研员苏琼老师对我能力的认可,让我有了这次代表学校,武昌区去参加比赛的机会。其次,我非常感谢2021级生物备课组老师们对我的帮助。犹记得在准备武汉市比赛期间,当我因为最初版课件内容太多太杂,不知道该如何取舍时,高超老师和我聊了将近一个晚自习,让我对于核心内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犹记得当我在对相对抽象的实验内容感到无从下手时,陈成老师特地把我喊到他办公室,打开他曾经获奖的课件给我参考,并主动帮我出谋划策。犹记得当我因为纠结于结果分析部分问题串该如何设置一问题,在桌子前一坐就到了凌晨三点多。当我满怀激动地把自己想法发给了师傅冯静老师,冯静老师在凌晨三点多立马回复了我消息,她对我的想法表示肯定,同时心疼地说“你这样熬夜不行的,丫头”。犹记得我焦虑于自己的实验内容没有很大的创新点时,杨亚琴老师即使忙碌了一天,晚上依然远程给我打了很久的QQ电话。杨老师结合我校之前参与过这个比赛的获奖老师的经历给予我了很多很明确的修改建议。

另外,我还想特别感谢武汉市教研员胡学军老师,犹记得参加完武汉市比赛之后,胡学军老师对我说的那句话:“我觉得你有进国家赛的潜力,后面参加省赛的时候一定要再好好打磨打磨,我希望你可以进国家赛”。正是这份认可和鼓励成为了我后期内心的强大动力。

最后,我还想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和同学,他们在实验的思路和材料方面都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还有录播课教师的王莹莹老师和魏文斌老师,犹记得在参加市赛前期的网络评选环节,魏文斌老师即便有开会的任务,但仍努力想办法帮助我完成录课。还有科教处的黄金筱老师,即使怀着身孕仍愿意在我录课的时候在一旁帮助我。

今年6月,我拿到了武汉市一等奖。回到学校,冯静老师、汪红兵老师、苏琼老师都大力支持我修改我的内容。今年的整个暑假我都待在了学校,7月底湖北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线下比赛,我成功拿到了湖北省一等奖并被推荐至基础教育部参与部级网络遴选。今年10月,我有幸通过了部级的网络遴选,入围云南昆明的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线下展示。很感谢冯静老师、汪红兵老师、董方奎主任陪我一同前往昆明,让昆明这座对我来说本来陌生的城市多了些许温暖。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我很幸运,当然我也承认我很幸运,幸运地在三年前毕业的时候能正好被华师一选中;幸运地遇到了那么多不求回报,无私帮助我的老师们。未来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同时也努力让自己的实力配得上这份运气。

世界上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世界上最快的步伐不是冲刺,而是坚持。

赢不是活着的证明,想赢的心才是。

王鑫老师参加武汉市和湖北省的线下评选

王鑫老师个人介绍:

王鑫,中共党员,武汉大学遗传学硕士,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生物教师兼卓越书院生物教师。曾获湖北省高考阅卷优秀阅卷员,校级研究性学习优秀指导教师,参与合开的校本课程《生物前沿与健康热点研讨》获校级优秀校本课程。入职三年期间每年都被评为校级优秀团员和工会积极分子。在《教学考试》上发表文章“析2024年湖北高考试题,悟2025届复习备考”。现荣获“2024年度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能手”称号。

2024 /

11-01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