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好读书,读好书!| “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之(第十二期)戏剧类:“戏剧经典”(六)

作者:

2022级高二年级Ⅱ部同学

来源:

科教处

访问量:

2024-12-09

 

“畅游书海,感受阅读快乐;浸润书香,分享阅读体验。”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推动华中师大一附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倾力营造“读好书,好读书”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旨在激发每一位师生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与书本为伴、与经典为友、与大师对话,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培养“未来世界的引领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化地标,藏书多达九万多册 ,不仅承载着师生们学习阅览、资源获取、学术科研的需求,也发挥着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悦读·乐享”活动将陆续推出同学们推荐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馆藏书籍,引导同学们在书籍、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学会选择读什么书,如何智慧地读书,在阅读分享之中成长为有文化高度、有思想深度、有人文气度的人。

 

让更多的人,读更多的书。传递阅读的星星之火,感受智慧的静水流深。我们定期推出“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的相关报道,让我们的高中生活有诗、有书、有远方!

本期“走进华中师大一附中图书馆‘悦读·乐享’”系列活动推出2022级高二年级Ⅱ部同学阅读推荐的戏剧类优秀作品专辑(六)。指导老师为语文学科张莉老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推荐的戏剧类书籍吧!

 

推荐书目:

1、《家》(蓸禺 著)

2、《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著)

3、《霸王别姬》

 

指导教师: 张莉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年级II部语文教师。曾在教育部、湖北省“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优课”奖,获得武汉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被评为华中师大一附中首届“教坛新秀”,武昌区“教坛新秀”。华中师大一附中首届教学节演讲比赛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青少年航校年度优秀教师。

 

导 语:

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当你经历了一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生活,当你提升了自己的人格,你就重新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我们可以和优秀的作品共同呼吸,以此度过生命中的难关。戏剧是时间的沉淀与震荡,是对生活的理解与升华。我们搭乘戏剧的时光机,回到过去,看到未来。戏剧世界精彩纷呈,您不容错过。

 

“悦读·乐享”推荐人:蔡承允(高二26班)

阅读推荐:《家》(曹禺 著)

 

【书籍概括】

《家》是由曹禺先生根据好友巴金先生的同名小说《家》改编的剧本。全剧四幕共八景,围绕在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五四”时期里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展开。曹禺先生用诗意而又残酷的笔触写下以觉新、瑞珏为代表的饱受压迫的先进知识分子的爱情悲剧和人生境遇,展现了一代青年对新道路的追求和探索,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推荐理由】

觉新、瑞珏、梅小姐相互成全的爱在悲剧时代里求而不得,觉慧、鸣凤刻骨铭心的感情在封建礼教里化为泡影。与慷慨激昂的原著小说不同,话剧《家》是一首情丝婉转,深沉美丽的诗,在这首长诗中,曹禺先生仍然选择用一种熨贴人心的诗意抒情境界表达对战斗的鼓舞和热情的召唤。情丝凄婉,缠绵悱恻的台词宛如潜动着一脉春温,扣人心弦。

【书海拾贝】

觉 新 (沉浸在苦痛的思索里,几乎未留心她们已经出去,恍恍惚惚地踱来踱去,顺手取起一枝梅花。望了望,又苦痛地掷在桌上。沉闷而忧郁的声音,低低说出来)

啊,如果一万年像一天,一万天像一秒,

那么活着再怎么苦,

也不过是一睁眼一闭眼的工夫。

做人再苦,也容易忍受啊!(略顿)

因为这一秒钟生,下一秒钟就死;

睁眼是生,闭眼就是死。

那么“生”跟“死”不都是一样的糊涂?

就随他们怎么摆布去吧!

反正我们都是早晨生,晚晌死,

连梦都做不了一个的小蠓蠓虫。

唉,由了他们也就算了。

(到此仿佛完全静止,突又提起精神。

不过既然活着,就由不得

你想的这么便宜。

几十年的光阴。

能自由的人也许觉得短促,

锁在监牢里面的。

一秒钟就是十几年

见不着阳光的冬天哪!

(深深地)活着真没有一件如意的事:

你要的是你得不到的,

你得到的又是你不要的。

哦,天哪!

——第一幕第一景

瑞 珏 (期盼地)

他怎么还不转过头来?

什么事啊

引他想得这样深?

这神情,仿佛

在哪里见过。

像渔船进了

避风的港。

我的心忽然

这样宁静。

一个人能这样

深沉的叹息。

我懂,总该有些性情!

——第一幕第二景

觉 慧 不,不,先不,(拉着她的手)我要在月亮下面看看你。(拉她到藤椅前。像一枝月下的水仙,安静而凄恻地立在慧前)

鸣 凤 (微微含羞,却一点也不拘泥。一双明慧的大眼睛蓄着无限的情感,凄惘而企慕地)三少爷!

觉 慧 (温和而急切地)鸣凤,你想明白了?

鸣 凤 (低头)嗯,想明白了。

觉 慧 (希望地)那么你——

(鸣凤摇头)

觉 慧 (不懂)怎么?

鸣 凤 不,我还是不,(一腔的深情)您知道我多,多爱,可是(微微叹一声)——

觉 慧 (宽解,怜爱地笑着)鸣凤,你这个小小的人儿,你的小心里哪装得下这么多忧愁?别再想了,我们中间并没有什么障碍的。

鸣 凤 (沉郁地)有的,在上面的人是看不见的。(忽然热烈地)为什么非要想着将来呢?为什么非要想着将来您娶不娶,我嫁不嫁这些事呢?(委婉地安慰)三少爷,能像现在这样待一天,就这样待一天多好呢?

觉 慧 (焦灼地)不,鸣凤,这样待下去,太闷了,我不愿意瞒着。我要叫出来,我要喊,我要告诉人。

鸣 凤 (恳求)不,三少爷,千万别!那您就把我毁了,(低声,迷惘地)把我这场梦给毁了。

觉 慧 (肯定地)这不是梦。

鸣 凤 (诚切地)这是梦啊,三少爷!您喊不得呀!(情急的哀求)三少爷,我求您!求求您!您别喊,您一喊,梦醒了,人走了,就剩下鸣凤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您再叫我怎么过呀!

觉 慧 (真挚地)鸣凤,我不会走,我永远不会走。陪着你,我会永远陪着你的。

——第二幕第一景

【读书札记】

不过冬天也有尽了的时候

“最后她懒洋洋地站起来,用及其温柔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跳。”当帘幕落下,我久久不能忘怀。在曹禺先生笔下,鸣凤和觉慧的爱情落幕如是。如此的诗意而浪漫,如此的悲剧而残酷。在这部改编自好友巴金的同名小说《家》剧本里,曹禺先生用他剧作家成熟的笔调,写下一首戏剧长诗。在这个诗歌世界里,我看到封建社会的腐化与罪恶,和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反抗与探索;看到对丑与恶的斥驳,和对美与善的讴歌;在这里腐朽与纯良并生,压抑与渴望矛盾重重。

“剧作家为时代画像。”曹禺先生用戏剧化的手法塑造人物。在觉新、瑞珏和梅小姐的感情纠葛中,他深刻揭露了封建时代势力对青年人精神的压迫,对人性的扼杀,也描绘出一代代的革命青年成长,觉醒,蜕变的历程。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得以看到那波涛汹涌的反抗精神如何成为社会变革的浪潮,漫延至今。

无法忘记观看《家》现场演出的经历,那一刻,剧本上的文字化作话剧震慑的魅力袭来。“爱一个人是要为它平平坦坦铺路的,不是要成为他的累赘的。”最无法释怀的,莫过于鸣凤在舞台上念出这样的文字。没有人不为这样的悲剧惋惜,当鸣凤拿着一只莲花恳切地告别,当他们互诉心血,文学的绮丽意义肆无忌惮地绽放开来,在书本里,在舞台上。曹禺先生对表达技法入木三分的理解,对社会问题尖锐深刻的探讨,对自然象征出神入化的运用,共同构筑成为这部伟大的作品。

曹禺先生说,这部作品献给革命,和那些革命中的战士。如同剧本里诗意而哲理深刻的台词“不过冬天也有尽了的时候”,固然旧时代是黑暗的,势力是顽固的,不过我们,千千万万个我们,我们会汇集成一团炽热而耀眼的火焰,我们带来春天。走在新时代的路口,我们仍然铭记革命的需求,尽管困难重重,尽管危机四伏,但是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作为一部集文学与美学的艺术大成,我们在曹禺先生的《家》里可以看到赓续时代的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相信,纵使如今冰天厚雪冷寒刺骨,不过你看,冬天也有尽了的时候。

 

张莉老师点评:

《家》是曹禺根据作家巴金的小说改编的剧本,曹禺先生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出发,抓住了小说中最能引起思想共鸣的地方进行改编。蔡同学也抓住了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深入思考,给新时代的青年以启迪。

 

“悦读·乐享”推荐人:吴子旸(高二26班)

阅读推荐:《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 著)

 

【书籍概况】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而以命抗争最终双双殉情的故事。他们的爱情力量使他们敢于面对家族的仇恨,敢于向生活中的障阻挑战。他们为了追求理想中的爱情,不怕与全世界作对,因而他们的死亡虽是生命的终结,却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终于使两个敌对的家族言归于好。因而这部剧并非一出悲剧,而是一部正剧(悲喜剧)。

 

【推荐理由】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浪漫主义抒情色彩最浓的一部剧本,也是一部反对封建,追求光明自由的颂歌。其中第二幕洋溢着青春气息且最富于抒情色彩,朱丽叶如同太阳点亮了罗密欧内心的黑夜。让他翻越了世仇的高墙,于自由天真的花园里与朱丽叶互诉衷肠。剧中主要矛盾便是家族之仇与恋人之爱的矛盾,莎士比亚安排了一系列偶然但必然的冲突激化矛盾到无法圆满的地步,最终选择了毁灭。黎明的爱深葬于黑暗泥土中,但两人的恋歌消弭了两族的世仇。

“若世界不公正,要我们离分,那就爱到它承认。”

 

【书海拾贝】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  ——第一幕第一场

 

适当的悲哀可以表示感情的深切,过度的伤心却可以证明智慧的欠缺。 ——第一幕第七场

 

只恨解不开的世仇宿怨,这段山海深情向谁申诉?

幽闺中锁住了桃花人面,要相见除非是梦魂来去。

可是热情总会战胜辛艰,苦味中间才有无限甘甜。 ——第二幕开场诗节选

 

那就是东方,朱丽叶就是太阳!——第二幕第二场

 

这种狂暴的快乐将会产生狂暴的结局,正像火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最甜的蜜糖可以体觉麻木:不大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太快和太慢,结果都不会圆满。——第二幕第六场

 

【读书札记】

命运之书里,我们在同一行字中

 “古往今来多少离合悲欢,谁曾见这样的哀怨心酸!”当亲王在剧末发出这样的慨叹时,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黎明的爱已深葬在暗无天日的泥土之中。这里并没有对于人性进行深刻的解剖,只是真挚地道出了全世界青年男女的心声,爱情不但战胜了死亡,并且使两族的世仇消弭于无形。它讴歌爱情至上,它赞扬自由解放。莎翁将他笔下的爱恋、青春、自由都毫不吝惜地集中在这部剧中。在封建与世仇的高墙两边,这对恋人以勇气互诉衷肠,凭爱意不惧死亡。

本剧的主要冲突是罗密欧、朱丽叶的爱情与两家仇恨的对立,是人道主义与中世纪封建道德的冲突,是新世界与旧世界的冲突。两家家长生活在封建世仇围成的壁垒里,而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代表的新生代是按照人道主义的爱情道德与友谊道德来生活的。新的人在旧的社会里热烈而自由地追求着自己的意义与价值,他(她)戴着命运的镣铐起舞。莎翁虽在他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但是维罗纳不是童话世界,白马王子拯救不了白雪公主。在沉重的旧社会的枷锁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只能如昙花一现,被扼杀在了宿怨下。

 “抛弃世界吧,就剩我们两。”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意缠绵,他(她)所追求的正是那美好的一瞬,即使那是一种“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无中生有的一切,否定的存在,永远觉醒的睡眠。”对于爱情,莎翁在自己的每部作品中都会传达出他的爱情观。相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爱情的走向却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家庭:《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悲剧,两个敌对家族的儿女相爱,在阴差阳错中双双殉情,两个家族在清晨时分凄凉地和解。又比如命运:在巨大的命运悲剧面前,爱情是无能为力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深爱奥菲利娅,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为了复仇,不得不终止对爱情的追求,“于是他发出一声非常惨痛而深长的叹息,好像他的整个的胸部都要爆裂,他的生命就在一声叹息中完毕似的。”而得到命运垂青的人,会获得爱情的完满。莎翁的戏剧中,幸运的人能得到神的帮助。《仲夏夜之梦》中,中间虽有错乱之爱的插曲,但青年男女最后因为神仙的爱情药水,爱上了合适的人,得到了合适的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富有忠诚和信仰,满含激情与狂热,纵使艰难险阻,他(她)情比金坚。

 “在命运之书里,我们在同一行字中。”他和她一见钟情而后情定终身,一起对抗世界最终消失在旧世界里。

“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但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

 

张莉老师点评:

一代经典,翻拍无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是纯净的,是不朽的,是亘古不变的。

 

“悦读·乐享”推荐人:周昕璇(高二27班)

 

阅读推荐:《霸王别姬》

【书籍概况】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梅兰芳通过《史记》中,“不得不和虞姬诀别”引发联想,创下此剧。该剧以其深刻的情感描写、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京剧表现形式而闻名于世,是京剧艺术的璀璨明珠。

 

【推荐理由】

作为经典京剧剧目之一,《霸王别姬》描绘了垓下之战中那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整部剧唱词古韵,唱腔激扬,以古典之美反呈爱情的悲壮,士兵的苦楚,战争的残酷。

 

【书海拾贝】

虞姬(唱)——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叹一声,白)——云敛清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

(忽听得众将士齐叹——“苦哇! ”)

虞姬(白)——夜色虽好,只是四野俱是悲愁之声,令人可惨。只因秦王无道,兵戈四起,涂炭生灵;使那些无罪黎民,远别爹娘,抛妻弃子,怎地叫人不恨。正是:千古英雄争何事,赢得沙场战骨寒。

 

【读书札记】

垓下绝唱 霸王别姬

战争,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话题。见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风发意气,见过“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哀凉之别,更见过“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的生灵涂炭。而垓下之战作为楚汉相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对它的描写也不在少数。霸王别姬的故事也以它为背景展开。

只是,与一贯描写战争的作品不同,霸王别姬并没有描写过多战争的激烈场面,开篇便已是大王回营,刻意掠过战争场面不谈。几番对话后,虞姬走出帐外,只叹一声,“云敛清空,冰轮乍涌,好一派清秋光景”,便让我们看到了那个硝烟未散的夜晚,夜凉如水,使人的心境也跟着变得苍凉凄苦起来。紧接着众将士齐叹“苦哇!”,仿似对多年来饱经风霜与折磨的宣泄,寥寥二字,道尽了民众的苦楚,说完了战争的残酷,也将我们心中的缺口打开。不必用大段的文字铺垫,只一二句唱词便使人感同身受,霸王别姬的艺术性之高,此处便体现的淋漓尽致。

接着便是四面楚歌的经典桥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下,众将士军心动摇,停战回乡心切,虞姬惊慌失措,急忙报与大王。而这时戏剧的高潮来临,焦点终于聚在了项羽身上,“哎呀,妃子,看来今日就是你我分别之日啊……了!”在京剧的表演中,项羽愁容满面,双手颤抖,尾音拖得极长,只这一句便叫得人肝肠寸断。在简短的唱词里,我们仿佛看见,曾经不可一世的霸王,在形势的压迫下,最终接受失败事实的无奈与怨愤。一句叹罢,便是那首脍炙人口《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时,项羽末路英雄的形象已完全展现在我们面前。

历史上,对于项羽的评价众说纷纭。司马迁不留情面:“私心自用,仁义不施”,李清照却大加赞赏:“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旧唐书》云“一胜一负,兵家常势”,李碧华在小说中却说:“只有青春,才是霸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项羽也一定是不同的样子。也许是壮烈的英雄,也许是失败的君王,但不管是什么样子,抛下项羽战场上的为人与本事,我们都可以在霸王别姬中看到另一个项羽,他关心虞姬,心系乌骓,追求大义,最终自刎而亡。也许有人认为,忍辱负重回到江东,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可以造就一个更加成功的项羽;也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已经没柴烧,乌江自刎方显英雄悲壮。不管是哪种观点,霸王别姬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好好欣赏品味。

对《霸王别姬》这部戏剧的品读与对项羽形象的评价从无定论,反复吟诵、字斟句酌,我们便会对相同的语言与故事产生全新的理解,获得一次又一次心灵的洗涤。

 

张莉老师点评

说到京剧《霸王别姬》,大家都知道是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那你知道《霸王别姬》唱的是什么故事吗?请看周同学的推荐。作为梅大师的代表作,它有何出彩的地方为众人津津乐道?那你最好能去剧院听一听。2023年3月,湖北开展了京剧《霸王别姬》首演百年系列纪念活动,包括古琴京剧演出、梅兰芳摄影展、学术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你参加了吗?

 

2024 /

12-09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