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华中师大一附中“课程育人•学法指导”(第十四期)好习惯助飞梦想

作者:

胡戈、马岚

来源:

科教处

访问量:

2025-03-27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绽放,春意盎然。由华中师大一附中科教处主办,面向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的“课程育人·学法指导”(第十四期)——“高中物理学法指导”讲座于2025年3月21日下午正式开讲了。主讲人为我校2024级高一年级物理中心备课组长胡戈老师。华师一部分物理老师、班主任和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科教处董方奎主任主持。

 

主讲人:胡戈老师

胡戈,男,物理中学高级教师,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年级备课组长、武昌区优秀教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卓越班主任;曾获湖北省青年教师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湖北省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一等奖、武汉市高中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在《物理教师》《中学理科》《成才》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针对湖北、河南、新疆、海南、云南等地教师开设专题讲座20余场;坚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为教学准则。

 

进入高中,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缺乏理科思维,对于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方法差异准备不足,对于处理复杂问题没有头绪,缺乏系统的分析思路与方法等问题。为了帮助高一年级同学突破学习中的瓶颈,提升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实力,华师一科教处特邀请2024级高一年级物理中心备课组长胡戈老师以“好习惯助飞梦想”的主题为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开设“课程育人·高中物理学法指导”讲座。本次讲座,胡老师精心设计,从细节出发,引导学生从行为来培养习惯,养成科学、严谨、细致的推理习惯,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实现物理学习能力质的飞跃。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学习过程事半功倍。本次讲座,胡戈老师从观察习惯、审题习惯、计算习惯、思维习惯、作图习惯、总结习惯、表达习惯、改错习惯等八个方面,让同学们明白如何通过行为的强化来培养良好的习惯,并最终依靠良好的习惯来养成高效的学习方式。

在开始讲解之前,胡戈老师通过亲自演示物理实验,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中的微小变化,并思考其产生的原理,引导同学们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破除认知误区,重视观察习惯的养成。

接着,胡戈老师以分析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高中物理解题时,知晓审题正确路径,重视良好审题习惯的养成。

胡戈老师为同学们重点介绍了高中物理计算习惯养成的训练方法。

胡戈老师还列举常见的例题,对思维习惯、作图习惯、总结习惯的养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在书写与表达习惯养成的环节,胡戈老师向在场的全体同学展示了往届同学物理作题书写的优秀作品,鼓励同学们向榜样学习,把书写当成一门必修课,提升个人物理书写与表达的质量与美感。

在改错习惯的养成方面,胡戈老师向同学们推荐错题小结单的学习方式,这可以帮助大家快速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误,不断突破自我,提升物理学习的品质。

最后,胡老师还给予同学们一些高效学习策略,希望同学们强化学习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增强时间规划能力,调整自身作息时间,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学习持续性。

在师生互动环节,有学生问:为什么审题时会漏掉关键信息?胡戈老师回答:高中阶段碰到问题均来自具体的物理情境,从情境中准确地获取物理信息,借助信息进行物理模型构建与推理,本身就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一套符号系统来对捕获的关键信息进行强化,避免其被无效信息覆盖。

为了让本次高中物理学法指导讲座更好地为同学们的物理学习赋能,胡戈老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精心准备了两个考察学生观察能力的小实验,收集了大量往届学生物理书写与表达的优秀作品,还通过细心分析,让学生明确好习惯带来的学习效率提升,比如:作图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处理复杂运动过程,总结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建模速度与科学推理速度。胡老师在讲座中还给出了具体的范式,让同学们在具体操作中有可以参考的样本。

本次“高中物理学法指导”讲座现场,掌声此起彼伏。在听完讲座后,很多同学表示:对审题习惯有了调整;进行科学推理时采用三种图来构建物理过程和状态;在改错中按照知识、方法、技能、操作四个层面来筛查逻辑缺陷,效果明显。由于胡戈老师精准地把握高中学生物理学习的需求,又以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耐心传授,同学们在有趣、实用的物理学法指导下,都觉得收获很大,学习物理的信心倍增。

 

附:学生听后感

高一4班  桂宁微:

3月21日下午,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大礼堂聆听了由胡戈老师主讲的“高中物理学法指导”讲座,其着重强调了物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搭配生动有趣的实验演示,胡老师为我们讲解了观察习惯及其意义。观察习惯的觉醒重塑了认知维度,日常现象在物理视角下皆成规律、科学的注脚。通过经典例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审题习惯的价值。好的审题习惯,如:标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则是细节决定成败的鲜活阐释。又如计算习惯。海量高中物理题中不乏计算量多的,而强大的计算能力正是唯一解。对此,胡老师建议我们每日做十道复杂四则运算题以提升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也提醒了我们夯实基础是十分必要的学习过程。作图习惯则帮助我们以几何语言构筑认知桥梁,将较为抽象的公式、概念,转化成具象的可视叙事,便于理解、记忆知识点,在解题时亦会有意外的效果。胡老师指出,书写习惯的培养和完善不可忽视。我们认识到,规范、完整的书写过程是体现清晰解题逻辑的最直观之处;且“完整”并不指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指善于抓住得分要点,高效答题。此外,物理学习的思维习惯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严谨的数理思维有助于我们跳脱思维定式,扎实的底层逻辑使我们能够透过因题而异的表层,看清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不只物理,任何科目的学习都需要构建学科思维。最后,改错习惯和总结习惯也在胡戈老师的举例中体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正错题、自我反省、归纳总结等,都属培养这些习惯的关键方法。

感谢胡戈老师的精彩讲演,它使我受益颇丰。学习物理的过程实则是悟得科学真理的旅程,良好的习惯化作云帆,我们终将乘风破浪、直济沧海。

 

高一4班  陈彦茜:

探物理之境,宛自然之理

周五第四节课,在我们经历了体育课的火热后,欣欣然来到大礼堂,满怀激动地聆听了胡老师的“物理学法指导”讲座。胡戈老师仿佛一位侠客,立足于“习惯”二字,向我们传授了物理心法——八大习惯:观察、审题、计算、作图、思维、总结、书写表达、改错,八位一体,相辅相成。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观察习惯”和“改错习惯”这两个环节。在“观察习惯”环节中,胡戈老师演绎了两个生动的小实验 ,一个是风扇小车实验,另一个是胡克定律实验。只见同一辆小车只是改变纸盖子的朝向,运动的方向就神奇地改变了。观众席下的同学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不时发出几声惊叹,不知不觉掌声就连成一片,整个大礼堂回响在掌声的海洋中,大家对攀登物理这座大山,又多了几分信心。而在“改错习惯”的讲解中,胡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错题小卡片的妙用,让我们快速找到自己的失误,不断突破自我。这一场“物理学法指导”讲座,掌声不断,是同学们昂扬斗志的体现,更是对胡老师教育心血的深情赞美。

通过这次学法指导,我们明白了学习物理离不开一颗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敏于发现的心,只有怀着对未知世界的憧憬,秉持对自然规律探索的热爱,我们才会明白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人类对自然、对宇宙发自内心的叩问。作为未来世界的引领者,我们应该像胡老师所说,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在物理这广袤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与决心,又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我相信,这次“物理学法指导”讲座定会让我们“更上一层楼”,不再惧浮云与猛虎!

 

高一4班 曾梓康:

物理学习中的习惯

这周五下午第四节课,我们在大礼堂聆听了“物理学法指导”讲座。可谓是令人频频点头,收获颇丰。胡老师用现场实验和自己平时做题时的规范方法悉心讲解,生动清晰地表达了物理学习的正确态度。胡老师还为我们列举了物理学习中必须养成的几个习惯,分别是:观察习惯、审题习惯、计算习慣、作图习惯、思维习惯、总结习惯、书写表达习惯和改错习惯。我发现这些习惯不仅可以应用于物理,还可以应用于生活,也许,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恰恰是生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颗观察之心,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中的细节,这是观察的习惯;其次是在做题时拒绝心浮气躁,沉住气,认真读题,避免粗心问题,这是审题习惯;胡老师建议我们在课余做一些复杂的四则运算,锻炼计算能力,这是计算的习惯;遇到各种各样需要画图的问题,我们要注意有条理,不遗漏地画出所有该画的东西,头脑清晰,这是作图习惯;在解题时活学活用,灵活思考,这是思维习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时,要自行规划,自行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这是总结习惯;在答题过程中,规范书写表达,抓住得分点,条理清晰,逻辑简明,才可以做到最好,这是书写表达习惯;最后,在一次作业或一次考试后,及时分析错题并改正,保证下次不会再出同类错误,才能不断进步,这是改错习惯。

拥有了这物理学习的八大习惯,我们就可以在物理学习的海洋中尽情遨游。这次讲座不仅给同学们带来了学习物理的不二法门,更是教我们怎样有条理地生活,风淡云轻地面对未来。愿我们霓为衣,风为马,在物理的天空自在翱翔。

 

高一15班  汪珊羽

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白了物理学习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习惯。胡老师从八大习惯出发,讲述了观察习惯、审题习惯、计算习惯、思维习惯、作图习惯、总结习惯、表达习惯、改错习惯的养成方法。

审题习惯,关键信息的标注需有自己的一套系统。计算习惯方面要认准关键性的数据并在必要时在试卷上做好记号,并认清每一个物理量的含义,同时还要准确到位地表达物理规律,并在运算之前将物理量换算为国际单位制单位。胡老师还建议我们每天抽取适当时间进行四则运算。在思维习惯方面,要克服思维定式,例如:四星系统中对角线两颗星的间距与周边两颗星不同导致万有引力不同,表达式也与三星有区别。总结习惯上,要学会画思维导图,并对模型特点进行梳理。胡老师在讲述中还穿插了物理小实验。

最后,胡老师还给予了我们一些高效学习策略,要强化学习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增强时间规划能力,调整自身作息时间,积极锻炼身体,保持学习持续性。

物理学习如同攀登高峰,科学的方法是脚下的阶梯,而持久的毅力是登顶的关键。这堂讲座中的智慧,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并付诸实践。

 

高一15班  赵梓轩:

在听完胡戈老师物理学法指导的讲座后,我受益良多,胡老师讲课逻辑清晰,围绕“八个习惯”依次展开分析,并在其中穿插物理小实验,引人入胜。这八个习惯分别为:观察习惯、审题习惯、计算习惯、思维习惯、作图习惯、总结习惯、表达习惯、改错习惯。我在看到这八个习惯后,结合自身情况,不禁心服口服。平日被笼统地归为“粗心”的错因得到了科学而全面的分类与总结,为我们针对性解决自身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有时面对一道物理题思考许久仍没头绪,再读题干发现自己看漏了“水平面”的条件;有时因计算错误,一道大题只能得一两分。但我相信,在胡老师的带领下,我若养成对题干关键信息圈点勾画的习惯,平日加强对计算的训练,勤画三种图,做好错题本,我的物理一定会有所提高。养成好习惯,让不该丢的分,一分也不能丢!

2025 /

03-27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