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down

学校部门

用爱托举朝阳 送教助力成长——华师一附中开展儿童福利院志愿服务活动

作者:

2022级10班和2022级25班供稿

来源:

校团委

访问量:

2024-07-26

2024年6月,高二(25)班志愿者、高二(10)班志愿者、团委书记屈哲老师、团委干事周诗博老师一同前往武汉儿童福利院送教送学,开展了一场以“用爱托举朝阳 送教助力成长”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关爱。

ACB2FC7C22A8EF4DB6CC10293CA163FE(20240513-160820)

第一堂课是由高二25班的叶星奕、王子谦、杨喻博和鄢奕琛作为主讲人,为四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带着大鹅去旅行》绘本课程。四位志愿者作为授课老师,借一只世界旅行的大鹅,陪伴同学们参观别开生面的精彩世界,了解自然界中的芸芸众生,志愿者们也鼓励孩子们坚毅勇敢的探索世界。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935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959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952

第二堂课是由高二25班谢益彰、余义涛和付天乐作为负责人,为六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光和彩》的科学课程。课程开始,谢益彰作为主讲人,余义涛、付天乐二人为助教,以“为什么能看到世界”“看到的世界为什么有颜色”等问题引入课程,再通过激光笔在水中能看到一条直线光的通路,来讲述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然后,志愿者谢益彰将光子比作一个个小球,从而通过球的反弹、镜子看到自己、激光笔照射镜子的反射等现象讲述光的反射。紧接着,志愿者谢益彰利用道具三棱镜带领同学们去太阳底下观看太阳光,由于三棱镜的折射在墙上形成一道彩色条纹,来讲述光的折射及色散,并让同学们亲自上手透过三棱镜观看“彩色的世界”。课程最后,以海子的诗作结,告诉同学们太阳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财富。

IMG_20240513_140537
IMG_20240513_140505
IMG_20240513_140838
IMG_20240513_140823
IMG_20240513_141432

第三堂课是由高二25班景毅旋、刘剑雄、陈儒杰和刘思研、高二10班的12位的志愿者们,一起为五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科学实践互动课《结晶的奇妙冒险》。

首先,高二25班志愿者们活用所学知识,以化学结晶的奥秘作为引子,进行了有有趣的互动,以两个展现结晶之美的视频导入,小朋友们不仅看到了宏观世界的花——雪花、花朵,还在电脑中看到了微观世界的花——物质的结晶。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制造了一个充满知识与趣味的氛围,在介绍知识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们注意生活中的美好。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915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911

随后,高二10班的志愿者们分为三个小组,与福利院的小朋友们一同参与了各种互动游戏。一组志愿者负责教小朋友们折纸,他们教授了如何制作千纸鹤、小鸟、小鱼和纸飞机,以可爱的小动物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他们一对一的细致指导取得了好成效,完成了许多稚拙但富有生气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842_副本

二组志愿者则专门负责教小朋友们画画,他们引导小朋友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水果作为参照,用画笔将它们绘制在画纸上,不仅培养了小朋友们的艺术细胞,还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界的认知。其中一位小朋友绘制的蓝天白云人犬图,展现了他的创造力和其眼中美丽的世界,令志愿者们十分惊叹。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859_副本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847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851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838_副本

三组志愿者则带领小朋友们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包括三二一木头人、萝卜蹲、模仿小动物以及老鹰捉小鸡等。经过同学们的耐心引导和陪伴,孩子们很快理解了游戏规则并沉醉其中,发出阵阵欢笑。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834_副本
微信图片_20240513152907

最后,所有同学送出自己手写的明信片表达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在道别声中离开了教室。

IMG_1832
IMG_1831
IMG_1830
IMG_1829
IMG_1828
IMG_1827
IMG_1826
IMG_1825
IMG_1824
IMG_1823
IMG_1822
IMG_1821
IMG_1820
IMG_20240513_144613
IMG_20240513_144620
IMG_1819
IMG_1818
IMG_1817
IMG_1816

临走时,福利院负责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孩子们在福利院的生活,并告诉华师一师生,政府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成长环境,社会上也有很多热心人士在关心着孩子们,福利院老师们提到“这里的孩子不愁吃穿,他们缺的是陪伴与关爱。”这次志愿活动,不仅仅让华师一学子给福利院的小朋友们带去一份温暖与欢乐,更是让华师一学子以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传递爱心,托起弱势群体明天的太阳,让这些“折翼小天使”感受到更多爱与温暖。

让我们一起携手,用爱心点亮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心灵!

 

学生志愿者活动后的感想——

高二(10)班 韩若宣:福利院的小朋友们都很积极阳光,即使身体有缺陷,却有健全的内心,未来可期。作为华一学子,作为团员,我感悟颇深:感慨自己拥有了多大的幸运,同时也产生一种自发的责任感——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在很努力地向上向好,我们有责任去给他们一只帮扶的伞、遮雨的伞。

 

高二(10)班 杨若菲:其实在走进福利院前,我对于课程的开展情况还有些担心。但真正和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们接触之后,我发现他们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激动,每个小朋友都很配合。我们一起做了一些有趣的游戏,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我倍感欣慰。一名小朋友向我展示她获得的大拇指图章后抱着我不撒手,我也抱住她,那是我人生最温暖的一个拥抱!虽然这些小朋友们身体上可能存在残疾,但他们都有着一颗温暖,友好,善良,乐观的心灵,我愿意相信他们能够茁壮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生活!

 

高二(10)班 邓鹤鸣:非常喜欢这群真挚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互动时,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不仅他们收获了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我们的心灵也被治愈着。很幸运有机会亲自接触到社会上的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真切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给像他们这样的孩子带去快乐,大手拉小手,一起向未来,平安快乐地长大!

 

高二(10)班 周雨涵:“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是一个阳光普照的地方,修建得很整齐的树外是野树,这里的孩子在阳光里长大。他们画画的时候很安静,像是按自己节奏长大的小草。小草不会长成大树吧,但总会开出花。花替他们在树丛间飞舞,他们安静地停在树上长大。“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高二(10)班 张伊娴:从开始的新奇、期待,到结束的震撼、感动;沉溺于每个孩子可爱纯真的笑脸,又心疼他们各有不同病痛的悲哀……我明白了守护他们是多么庄严而伟大的一份事业,任重而道远,也坚定了要将这份纯净的爱传递下去的决心。相信无数个“我”所构成的“我们”,定能为他们撑起一片安稳的港湾,一个光明的未来!

 

高二(10)班 周文隽:“蜗牛待在枝上,上帝高居天堂,世界安然无恙。”是这样一个让时间好似停止流动的地方,生活着一群属于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生活就只是生活,快乐就只是快乐。他们大概不明白自己作为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存在,但他们在努力地生活,努力地成长,就足矣向我们展示生命的伟大。

 

高二(10)班 刘溪语: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志愿活动,也非常开心认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们。有一个小女孩非常的快乐,虽然她不会说话,但也带给我们非常多的欢乐。还有一群小男孩们,玩游戏时互帮互助,超级可爱。即使不让拍照,我也会用心去记住他们,希望今后有机会可以见面!

 

高二(25)班 王佳旻:今日福利院志愿活动里,有三个小孩给我印象很深。他们好活泼,好阳光,好鲜活的生命,如此响亮地、如此阳光地、向我们道谢、向我们道别。他们的人生还会很长很长,活动全程那么安静的、一言不发的孩子们,爆发出那么响亮的声音——向只短暂陪伴他们半个小时的我们——道谢、道别。

 

高二(25)班 王子谦:走这一遭,切身体会到什么叫“中国式人权的坚定捍卫者”。即便天生弱势,也有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的人民公仆,一直关爱着他们,不计得失。遥想百年沧桑,看到如今的中国有如此完备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实泪目。

 

高二(25)班 杨喻博:福利院的孩子们是不幸的,先天的缺陷让他们遭受了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苦难;可他们也是不幸中的万幸,生在了中国,生活在“为人民服务”的红旗,生活在一个有爱的社会。我们也应尽自己的一份力,伸出友爱之手,温暖人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他们缺的不是物质供给,而缺能陪伴他们平等相待的精神支柱。

 

高二(25)班 刘思妍:福利院,是我过去几乎不曾关注过的地方。但今天来到这里,跟他们交流,一起上一堂课,我突然意识到,像我们这样的来访者或许是他们看向外面世界的窗户,他们眼中的纯真憧憬,又仿佛幼时的我。这些孩子物质上并不短缺,他们更需要社会力量的关爱。很幸运能和他们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

 

高二(25)班 陈儒杰:福利院之行是一次难忘且温情的经历,我第一次亲身了解到社会上一个非常弱势的群体。整个志愿活动中,福利院孩子们热情又充满求知欲,他们充满童趣与活力,待人真诚友善,给我了如阳光般温暖的感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离别之刻,在告别仅教了他们一节课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时,福利院孩子们显得依依不舍,有一个女孩甚至流下了泪水,见此,一个同行的女同学冲上去给了这个女孩一个拥抱,这温馨的一幕当时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份温情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或许,正如福利院大门门口石头上铭刻的文字“All for love——一切为了爱”,当每个人向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即使冰冷的寒冬也将化作温暖的人间。

 

高二(25)班 鄢奕琛:在此次前往儿童福利院进行志愿服务的活动中,我获益匪浅。福利院的孩子们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也让我意识到了面对病痛时,我们的无力,即使在医疗手段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仍有这么多孩子无法获得正常的生活,我想每个人在意识到这一点时都会心痛。但我也感叹于福利院那优美的环境、年纪轻轻却愿意整日守着孩子们的老师,这得益于如今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使供养这样一群孩子成为可能,而人们的奉献意识的提高也使如此多的人愿意将自己的时间花在这些成本该与自己“无关”的孩子们身上。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穷的远方和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经过这次活动,我对此体会颇深。希望在未来我也能为更多这样的需要帮助的人做出点什么,哪怕一点也好。再微小的流明,汇聚在一起,也能照亮黑暗吧。

 

高二(25)班 余义涛:“这是政府的孩子们。”带队的老师如是向我们介绍深藏群山深处儿童福利院中的孩子们,我心头一颤。孩子们为了我们的送教送学活动明显与老师们一起做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刚踏入温馨的教室,就受到了热烈掌声与灿烂笑容的欢迎。我们准备的课程中有一个环节令我记忆犹新,那是孩子们试用我们的教学用具三棱镜时出现的一幕,一个稍大的内向的男孩子,在自己试用后主动地帮助幼小的或双手颤抖的弟弟妹妹们完成探索。我的心仿佛在那一刻被淘洗干净了,带队老师告诉我们他们最缺父母的关爱,但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无声的关怀与友爱,以及老师、社会对他们的温情与关照足以引领这些弱势孩子们健康成长。

 

高二(25)班 谢益彰:

这里是群山中的儿童福利院。

我到这儿来给孩子们讲一堂课。

孩子们努力听着,但大都听不太懂——除了一个孩子,他似乎是所有孩子中唯一的健全人,他的眼睛始终跟着我。

课的最后我们都写一张明信片,送给一个孩子,我写到:

阳光是你的,祝你开心。

当我用双手把明信片递给那个孩子,他却盯着明信片背面的图片入了迷——那是“华”字、厚德广场、科技楼的照片。

他很认真的问我:

“这是你的学校吗?”

“是的,这是华中师大一附中。”

你知道他接下来问我什么吗?他问我——

“远不远?”

我该怎么回答他呢?这段路有多近?近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但这段路又有多远?远到他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完。我该怎么回答他?我最后只能说——

“不远。走几步就到了。”

我不记得最后怎么道的别,也不记得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的。我只记得那时走出教室门口,空中飞来浅浅的话——

“你看,这是哥哥的学校,离这儿不远……”

真的,离这儿不远。

 

高二(25)班 刘剑雄:有些感情我可能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只知道屈老师听了院区管理老师的介绍热泪盈眶,我只知道我在和他们讲话时小心翼翼,我只知道每个人走出教室时口罩里面都不是笑脸。

 

高二(25)班 叶星奕:在参加这次志愿服务之前,我一直认为虽然孩子们没有父母疼爱,但仍然有健康的躯体与完善的智力。可现实却与我想的大相径庭。

普通的孩子们都有躯体障碍,最严重的甚至从出生便未下过床铺,终日在床上生活,现在还有福利院照顾,可未来的人生呢?我仅是光想就已然陷入了绝望。孩子们在智力上也有些许缺陷,四五年级的年龄却有二三年级甚至更低的智商,而这也是孩子们的“精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帝不公,携苦难临人间。在上课时,我能看见他们灵动的双眼,尽管口齿不清,言不达意,尽管他们也许无法真正理解我讲的是什么,他们也在尽力地应答着。孩子们未曾有任何的过错,只是降生于世便遭受了命运的诅咒。这个年纪的孩子,应当在父母的呵护下玩闹,应当在学校中获得面对世界的本领,应当与同伴在蓝天下嬉戏,应当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见识世界,应当无忧无虑,应当无病痛之患,应当......可是,也许他们在成人自立前,也只能在这福利院中了。

我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什么也做不到。我是尽己所能地去提供那一丝微不足道的人文关怀,在上课时和他们聊天,谈谈生活中的好习惯好品质,带来些外面的见闻和有趣的动物。除此之外呢?便什么也办不到了。不幸中的万幸,孩子们生在中国,有社会的帮助,也有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扶持。也许一些关怀与物质是我们仅能办到的了。

我深知世界没有什么神佛,可我还是希望为孩子们祈祷:希望孩子们能在康复训练中恢复些许智力;希望未来有科技使孩子们从床铺中做起,乃至下地生活;希望这类孩子越来越少。

总有一天,我相信,孩子们会见识见识世界,也会让世界,见识见识你们!

 

高二(25)班 付天乐:

激光、彩虹、光的反射与折射......

这是一节不同寻常的科普课。

我们上课的对象是栖息于大山深处的武汉福利院中的孩子们。

短短的40分钟里,他们瞪着双眼,欣喜若狂而又好奇地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带给他们的一切外面的世界。

北极熊、激光、彩虹......在我们看来十分普遍的事物足以引起孩子们一遍又一遍的惊叹。

课程的最后,我们正收拾物品准备离去时,一个清脆的先男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我画得好看吗?”

他画的是我们PPT上的彩虹,得到老师的大拇指后,男孩笑了,笑得很灿烂。

我的心融化了,他们是如此单纯、美好,内心毫无杂质,他们也许最渴望得到的是外界的认同罢了。

孩子,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

 

高二(25)班 景毅旋:我们虽不是阳光,却照射到阳光都照射不到的角落。

2024 /

07-26

所属分类:

相关资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