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部门
【第二十一周国旗下演讲】选择的路口,华师一给了我底气
作者:
撰文:黄郑煊 演讲:黄郑煊 编辑:吴晨睿 吴辰涵
来源:
团委 松桦演讲团
访问量:
2025-01-20
敬爱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届毕业生黄郑煊,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我今天的演讲主题是《选择的路口,华师一给了我底气》。很荣幸能在国旗下讲话这个场合,再次站在这个地方,和厚德广场见面,和这么多可爱的老师同学们见面,和魂牵梦萦的母校见面。
我记得第一次站在这里看升旗仪式,是高一的时候。当时我作为学生媒体中心新闻部的一员,站在我身后规定的学生组织成员站立的区域。那时是学期初,每个部门的同学基本上都来了,在主席的身后排起了很长的队,都延伸到了科技楼后面那条路上去。虽然很拥挤,我踮起脚才能勉强看到厚德广场,看到升旗仪式,但是那时候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在九月的太阳的直射下,一切都是明亮的,包括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包括每一缕被风吹开的头发丝,包括风吹动树叶发出的窸窣声响。这一幕,可以算是我对华师一最原初的记忆之一。我们怀揣着各自斑斓的梦想来到了这一片热土,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华师一就是无限可能,就是满载希望,就是前途璀璨。
不过我很快就发现,“无限可能”只是自由的同位语意;真正的未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自己选择的那一种。生在华师一,我们有幸获得了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自由,却常常对与自由伴随的重重选择浑然不觉。我还是争先恐后地超前完成大量的习题作业,囫囵吞枣地学习偏难怪的知识点;在高一下的时候,我还淡出了学媒新闻部的工作,也因此错过了很多有趣的校园活动,现在看来,也有点小遗憾。可是扪心自问,我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获得了什么。直到老师们晚自习叫我去办公室讨论学习情况,给我耐心解答我的每一道错题,制定独属于我的学习方案,我才意识到,自由和个性化的学习氛围是独属于华师一的新鲜空气,而我一直对它视而不见。
迈入大学校园以后,面对的是更加琳琅满目的选择,站在一个又一个更加重要的十字路口,我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陌生的是任务更加多样了,环境更加复杂了;熟悉的是这个做出抉择的场景,我似曾相识。我渐渐明白了华师一的前辈们、领导们、老师们给我们学习自主权的良苦用心。我们提前走到了岔路口,要在一次次选择,一次次试错,一次次蹒跚中逐渐熟悉人生的玩法和规则。那一刻,“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的口号得到了具象化。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有时候,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种自我麻痹和自我感动,而如何做出智慧的选择,是我们在华师一必须学会的技能。华师一给我们出的选择题又何尝只有一道?从高一入学以来的社团活动到期末之后的选科分班,小到今天晚自习我要专攻哪一个科目的哪一个考点,大到我要报哪一个学校的哪一个专业,都是你的选择,不能有片刻的犹豫或徘徊。这些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可以大胆地试错。不用害怕,因为当你迈出了选择的这一步,你就已经倾听了自己的声音并且选择忠于自我,所以你选择的每一条路,必定都会更加接近你的心之所向。
前几天,我看到了席瑞的一段讲话,他说,“一切感受的根源都是自我的选择”。我想,人生就是一系列和世界的双向选择,一个个选择塑造着我,也改变着世界。华师一教会我们选择,也教会了我们做“自我的掌控者”和“未来的引领者”。因此,我无比怀念那时的华师一和那时的我们,初次品尝选择的甜味。我可以是自由的风,也可以是沁出的墨香。
同学们,你们正在经历的,我们也曾经抵达;你们的痛苦,也曾是我们的心魔。我今天站在这里,眼前的华师一是金黄色的,和三年前一样,明亮、充满希望。请不要忘记,这里从来都是梦开始的地方,而我们一直身处其中。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祝领导、老师们工作顺利,同学们学习进步,谢谢大家!

下一页:
校长信箱:hsyxb01@163.com 邮编:430223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汤逊湖北路特1号
鄂ICP备05004659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265号
Copyright ©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